创建或修改目录:/www/wwwroot/104.219.215.234/data 失败!
转自:上不雅新闻第四色播播
1
1962年9月,有名艺术家、戏剧教师家、中国当代话剧奠基者欧阳予倩在京赔本。同月,上海“报刊补白大王”郑逸梅写了一篇回忆欧阳先生的著述,提到我方和欧阳予倩共事过一个技艺,已经相熟。
“那时他住在报酬西路颖邨,我平凡到他那边去聊天。有一次,赵眠云得回了梅兰芳先生所画的绛梅扇,特地风光,想请欧阳先生在另一面写字,那么梅欧和洽起来,便成为双璧了。其时我就去替眠云代求。欧阳先生很客气,立即染翰,一手流转逸秀的行书,和梅先生的绛梅配在一齐,确凿态度强项。”
郑先生提到的作者赵眠云生于苏州,擅书道、电刻,最喜储藏扇子。大凡海内名家之作,他皆不吝重金购买。赵眠云曾印《心汉阁扇集》,郑逸梅为之作《心汉阁扇话》。赵眠云曾任《星报》《消闲月刊》等杂志主编,一度与郑逸梅一齐在上海教书,生前常与文友饮酒、作诗、画图,是个超脱高亢、放肆不羁的东谈主。
今天的报酬西路,原名白赛仲路,东起淮海中路(原霞飞路),西至华山路(原海格路)。今天的报酬中路,原名辣斐德路,东起西藏南路(原敏体尼荫路),西至淮海中路。著述中,郑先生提到,颖邨在报酬西路,事实上,当天的上海确有一个颖邨,但其地址并非在报酬西路,而是在报酬中路1232弄,位于报酬中路和嘉善路路口。
不管颖邨是否为欧阳予倩先生已经在沪居所,颖邨场合的区域,和欧阳先生在上海的轨迹高度重复。
沿着陕西南路,走到淮海中路927弄(淮海坊),不外10分钟,是去徐悲鸿家的阶梯。在徐悲鸿家,欧阳予倩曾与田汉等多位艺术家开会,规画南国社。从颖邨开拔,走到襄阳南路和永嘉路口,此地的永嘉路371号,恰是田汉旧居,亦然南国艺术学院旧址。欧阳予倩已经在这里躬行讲课。
报酬中路,即过去的辣斐德路上,曾有一家辣斐大剧场,由建筑师邬达克盘算。1947年4月,抗敌救一火演剧九队借用上海不雅众戏剧上演公司的格局,在辣斐大剧场公演田汉的新作《丽东谈主行》。演剧九队队长吕复曾回忆说:“此剧(《丽东谈主行》)公演于上海辣斐大剧场,4月21日彩排,有梅兰芳、熊佛西、欧阳予倩等同道来不雅看,24日公演的第一天又有茅盾、郭沫若等同道来看戏……此剧演到5月21日,连演28天,共有50场。”
1951年,辣斐大剧场更名为长城剧场。1954年,上海市文化功绩惩办局摄取长城剧场,并将其更名为长城电影院。
2
辣斐大剧场建造于1932年,这亦然颖邨出生在这个城市的年份。它是一派三层砖木结构建筑的新型里弄。
同庚,它的西面也出现了一派新型建筑(今报酬中路1246—1250号、1248弄1—21号),已经的弄名“辣斐新邨”记载下了报酬中路领先的名字。而颖邨东面的小桃园,则用名字记载下了这个区域更早的历史片断:
av收藏在今报酬中路1218弄至上海大剧场一带,原有金姓东谈主家的大片桃园。而今天的南昌路和报酬中路一带,在1912年和1914年被法租界公董局填没建为谈路前,则是水网密布的农田和犬牙相制的当然河谈。
嘉善路和报酬中路所属的区域,如今被环球归入“梧桐区”,历史上,此处原为上海市第七区,即自后的常熟区。常熟区东以陕西南路循肇嘉浜折向原日晖港,与原卢湾区持续;南隔黄浦江,以龙华港与原龙华区为界,与原杨念念区相望;西以兴国路与长宁区毗连,以宛平路、记得路(今宛平南路)与徐汇区为邻;北以长乐路、华山路与静安区接壤。(《徐汇地名志》)
小桃园也非放肆之地。在2022年上海藏书楼馆庆七十周年之际,一篇名为《文件泛动记》的著述,记载了小桃园里的书香底色:
“1924年,由黄炎培发起配置的甲子社,是其时仅有的专门征集史料、裁剪文籍杂志索引的出书机构。1925年3月6日,甲子社下设的东谈主文类裁剪部租出上海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1717号发表通启,初始责任……甲子社发起东谈主除黄炎培外,还包括黄伯雨、沈信卿、马世杰、张一尘、史量才、张君劢,集学者、报东谈主、政客于一体,筹款、社务、裁剪等各司其职。至1931年3月,甲子社第六届年会召开,‘甲子社’更名为‘东谈主文社’,与东谈主文类裁剪部更契合了,社址和藏书楼也搬迁至辣斐德路(今报酬中路)小桃园巷42号。”
跟着纂辑责任的开展,文籍、报纸、期刊等贵府集合得越来越多,责任主谈主员也相应增多,空间显得褊狭起来,兴修藏书楼便成了当务之急。在沪上富商、慈善家叶鸿英(1860—1937)的资助下,1933年4月3日,原东谈主文藏书楼发扬更名为鸿英藏书楼,次年2月暂租霞飞路(今淮海中路)1413号进行责任和新馆舍的筹建。
这家鸿英藏书楼,正为上图前身之一。其建筑为一栋三层砖混结构的西法建筑,即自后的徐汇艺术馆,静静兀立在报酬中路、报酬西路和淮海中路的接壤处,距离颖邨边的小桃园仅约1公里。
如今,步行于这1公里的限制内,只怕再无一棵桃树了。但在颖邨西南角的街口,有一家卖油条、豆乳等沪式早餐的点心店,赶巧名为小桃园。
1949年《上海市行号路图录》
小桃园弄门口的小店
“梧桐区”街景
“梧桐区”街景
3
一派地皮,不错从溪流造成正途,不错从枝桠婆娑的桃园造成东谈主流密集的住宅。但独一时候,老是一支箭似的往前,不成回头。
但历史或然能在时空中相互致意。
比如,从颖邨往东,至陕西南路口,是上海大剧场旧址。1943年,发扬交易的上海大剧场上演曹禺的话剧《境界》,1944年演完话剧《日出》等后,剧场初始放映电影。1956年,剧场更名为上海电影院。时光流逝,这里缓缓造成破旧的电影院和混乱的沿街小店,2017年,上海大剧场在旧址改建更生。
又比如,在上海大剧场南面,今天的报酬中路1195号,是上海理工大学报酬路校区。历史上,这里为同济大学前身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旧址。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初创技艺,校址在今凤阳路,自后校方在宝昌路(今淮海中路)南、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西购得12亩地皮,建起校舍。为了总结因病灭一火的同济德文医学堂的首任校长宝隆,学校将校舍外一条新辟筑的马路定名为宝隆路,即自后的亚尔培路、当今的陕西南路。在20世纪40年代的登报缘起中,颖邨住户给出的寄件地址曾经是“亚尔培路西首颖邨”。
1951年,为理睬“八一”建军节,其时的常熟区在区域内专诚设了两家为烈军属免费赈济的诊所,其中一家在斜土路、大木桥路口,一家在报酬中路颖邨门口。免费赈济步履请到了沪上名医、专治咳嗽和吐血的中医马问我先生。大暑时节,梧桐浓荫下,应是一派蝉鸣。
5年后第四色播播,1956年3月,常熟区建制取销,并入徐汇区,“常熟区”这一溜政名从此清除在历史中。